我國汽車產業存在的機遇與挑戰
自2001年,中國汽車產業開始起飛,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5.6%,被稱為“井噴現象”。2009年,憑借金融危機對發達國家汽車產業負面影響、中國政府采取有效產業刺激政策以及國內消費潛在需求的釋放,中國產銷汽車分別達到1,379萬輛和1,364萬輛,一舉成為汽車產銷第一大國。但是,我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產業國卻沒有創造出一家世界級企業,沒有培育出一個世界級品牌汽車,跟汽車強國還有較大差距,中國已經意識到自主品牌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中國的制造業正處于一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歷史性時刻,這是中國工業生產的革命性轉型。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政府已經在WTO框架下,采取相關的政策,積極鼓勵企業搞自主開發和開創自主品牌。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制定了規劃,下一個五年將重點加強汽車領域的品牌建設,提高國產轎車自主品牌的比例,打造出一批具有一定市場規模,并且受到國內消費者普遍歡迎的自主品牌轎車。同時,在通往“即大又強”的道路上也將面對諸多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汽車產業集中度低
汽車產業的集中度能夠體現出產業的發展狀況,而高集中度已成為汽車工業發展的趨勢。與汽車產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汽車產業集中度還相對較低,如1994年日本的CR3為86%,1984年美國的CR3就已達90%,法國和意大利基本上是100%,而當前我國汽車產業CR3僅為48.9%。
(二) 核心技術缺失,汽車產業創新力不足
目前,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市場占有率在40%左右,但產值比重僅占20%,而利潤份額不到5%,顯示了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缺乏核心技術、處于產業鏈低端的特征。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在技術水平和創新上與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存在較大差距,核心零部件對外依賴較強,整體汽車工業的技術創新水平相對較低,國際竟爭力較差,自主品牌汽車市場占有率提高受阻。
(三) 能源、交通、環保和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
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環境的日益破壞,不僅對世界各國經濟造成了重要影響,而且引起各國汽車產業的變革。當前,國內汽車,每年消耗掉了國產80%的汽油、20%的柴油。而且,這個比例隨著汽車的快速增長,還在不斷地增長。隨著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社會保有量的增加,環保問題日益突出。